1、12000薪资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对于12000元的薪资,需要交的个人所得税金额 为490元。
1.应明确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这意味着在扣除各项社会保险后,假如薪资超越5000元,则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2.具体计算办法是:应纳税的所得金额等于薪资减各项社会保险减5000,假如结果大于0,则需要根据相应的税率进行计算。
3.依据税率表,12000元的薪资在扣除社保后(假设社保金额为肯定值,此处不具体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将落在8000|17000元的区间内,因此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2、个税税率及计算办法
法律快车提醒,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依据所得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于薪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税率从3%到45%不等。
1.薪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税率为3%;薪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税率为10%,以此类推。
2.对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从5%到35%不等。
3.对于其他种类的所得,如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则适用20%的比率税率。
4.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需要先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然后依据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来计算应纳税额。假如未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则可能构成逃税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个税有关法律法规
关于个人所得税的缴纳和计算,国内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个人所得税法》是主要的法律依据。该法规定了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办法、不同所得种类的税率与有关的扣除项目等。
1.该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成本六万元与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对于非居民个人,则以每月薪额减除成本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同时,该法还规定了经营所得、财产出租所得、财产出售所得等不相同种类型的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办法。
3.该法还规定了有关的扣除项目,如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等。这类扣除项目旨在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鼓励个人进行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支出。
4.该法还规定了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的税前扣除政策,以鼓励个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综上所述,知道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及计算办法与有关的法律法规对于维护个人合法权益具备要紧意义。在日常,大家应该积极学习有关法律常识,以便在遇见有关问题时可以妥善处置。